一步一景:秋景“撞色”多彩军营,哪个最能打动你?
1
金黄的银杏,火红的枫树,军营的秋天,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,一样的青春年华,只因多了一份家国情怀,和保家卫国的担当,而更加绚丽多彩。
十月金黄秋韵浓,武警济南支队座座军营内,叶叶皆秋色、处处皆美景,秋日的阳光温馨恬静,和煦的秋风吹黄了树叶,落叶、光影、色彩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美妙画卷。
2
邂逅金秋,遇见军营。转眼间,又是一个秋风扫落叶的季节,一场雷雨过后后,秋天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,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。
在武警淄博支队,秋天悄悄的来临,为营区里的树木勾勒出不一样的色彩,黄色、绿色、红色、在纯净的蓝天下肆意搭配,绘出了秋天的醉美画卷。
秋高气爽,军营里的秋天,带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,或沉寂的静、或热闹的喧、或辉煌的金、或清澈的蓝,一切都是那么自然,和谐。秋天的一切似乎都要比夏天稳重,我们的目光更久远,意志更坚定,内心更稳健。
3
一年好景君须记, 最是橙黄橘绿时。缤纷的树叶凋零在这小小的营院里,摇曳着别样的美丽。任凭时间流逝,褪去一层层盎然。十一月,悄悄偷走了暖阳,送来了收获。军营的秋,如这飘下的落叶,不骄不躁。
4
秋风吹过,秋叶纷纷,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,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,渲染着大地的金黄。
秋天的风,馨香四溢满载收获而归,金灿灿,沉甸甸。呼吸远离尘嚣的空气、花草的香味,静静地轻享着秋季带给你的礼物,让身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一抹清瘦的秋色,在心底,唤起无尽的流年情思的缠绵,而这无尽的情思,又在这缠缠绵绵的一抹秋色中,成为了挥之不去的记忆。
5
秋天象征着成熟,象征着繁荣,它是一首唱不完的歌,一曲谱不完的的词,在这秋意浓浓的季节,一片红叶寄语秋思,代表着我们对家人的思念关怀。
营区训练场,每天陪伴官兵的生活,哨兵上岗途中都要经过,它见证了中队的成长进步。秋天悄悄的来临,军营的秋天,带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,或沉寂的静、或热闹的喧、或辉煌的金、或清澈的蓝,一切都是那么自然,和谐,这一切悄然上演,成为一道别样的景色。
6
秋天,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,没有盛夏茂盛异常的绿树,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,但秋天有一种黄叶纷飞诗意的韵味。
7
秋去冬来,四季轮回。在沂蒙大地,武警临沂支队的营区也被季节用红、黄、绿三色交替点缀出别样景色。
恰如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荣誉,红、黄、绿三色也与支队官兵形成巧妙呼应,坚定不移的红色理想信仰,厚重沉稳、坚若磐石的顽强作风,常绿不谢、英勇不屈的冲锋姿态,这是属于季节的美,也是属于军人的美,是奋斗与奉献的颜色,是责任与担当的颜色,更是热爱与忠诚的颜色。
8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”一说到秋天,相信大家都会想到“秋风瑟瑟、悲凉萧条······”,但是军营里的秋,是一首委婉动人的曲子,清凉的空气,金黄的树叶是秋日里独有的景色,它用这份神圣的金黄,铺盖整个营区。
“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”当夏天的骄阳远去,秋天的寒露降临,军营依旧是骄阳似火,秋天最美不止风景,橄榄绿的身影依旧在深秋里默默奉献······
9
秋天的军营是美丽的。走进营区大门,两排笔直的梧桐树就映入眼帘,虽然树叶不像春天那样郁郁苍苍,但仍是高大挺拔,像一位位披着黄色迷彩服的士兵守护着他们的领地。
秋高气爽,天气正好。秋天也是官兵们提升体能、增强技能的大好时节,听他们说,看着满园金黄,秋意正浓,练兵备战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。秋天,和武装五公里、单双杠、俯卧撑更配哦!
10
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”秋季,是营院最迷人的季节。一声梧桐一声秋,飘落的梧桐叶是最宜人的秋季美景。当你走进武警滨州支队的营院,秋海棠在阳光的照射下随风浮动,耀眼夺目,娇艳动人的海棠花独立枝头彰显着它独特的傲娇!
候鸟南飞,掠过营区上方寂静的天空,向官兵们传递秋的信息。秋景满营院,秋色韵味浓。每株花草都渴望着秋天成熟,每名战士都珍藏着军人的荣光!
11
用心留意每个画面,用镜头记录每个瞬间。在武警菏泽支队的营区,风景独特,秋韵悠悠,军营的秋,十分耐看!
12
秋天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悄悄溜来,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。它踮起脚尖略过树顶,染红几片叶子,然后乘着一簇光,飞掠过山谷离开。在武警山东总队机动支队的营区里,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,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,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,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。
秋,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?的确,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,给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。
秋天的魅力在天高云淡
任雁南飞的自由
在一场急雨过后
残暑尽消,清爽怡人的秋日
在这落叶缤纷的季节
风吹落最后一片落叶
想要向过去告别,勇敢的追逐明天
暑去秋来,登高望远
愿我们在喜获丰收的同时
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!
E
N
D
●军营之星丨初入军营,“小军被”见证了“大成长”!谁是您心中的最美“内务小能手”?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周显喆
监 制:李庆领 王宜海
主 编:杨一鸣
编 辑:陈杉杉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sm20181207